第一百七十五章 为何而战-《过河卒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所以说,光荣在于平淡,艰巨在于漫长。

    想要做到这一点,就要明确一点,知道为什么而战。

    为天下苍生、为道门、为家人、为理想。不管为了什么,要把这个话给说圆了,并且让底下的人深信不疑,甚至自己也要深信不疑。

    只有明确了为什么而战,才能在同袍战死、环境艰苦、气氛紧张、体力透支等各种不利因素下,仍旧保证必要的士气。

    大玄朝廷的黑衣人就是一个反面例子,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有着相当顽强的作战意志,可问题在于时间一长,这个为什么而战的问题就越发严重,由此引出了“大掌教和皇帝都是为了争地盘争天下,到头来还是老百姓遭殃。”“这场仗打不出结果来,双方都是白白送命。”“兄弟阋墙,同室操戈,这是天下大不幸之事,不管大掌教胜利也好,还是皇帝胜利也罢,都快点结束罢。”等思潮。

    如果无法解决这个问题,士气就会断崖式崩塌。

    所以师出有名、战争的正义性十分有必要。

    “放两铳也算对得起皇帝陛下的饷银了”和“我们身后就是帝京”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态,退却不需要明白为何而战,随便就是理由,诸如弹尽粮绝、伤亡惨重、被敌人包围等等,不退必然要有为何而战作为支撑。

    齐玄素在这方面拥有天然的优势,即他成功上位大掌教,代表道门,占据道义高地,为何而战无非是维持统一和消灭叛乱,为了恢复太平世道,这个不需要齐玄素过多解释,道门的正统性自然就解决了这个问题,所以道门一方的士气一直维持得不错。

    那么张家和李家又是如何维持如此规模的私兵呢?其实也简单,一个姓氏,外加血缘关系,为了家族而战。

    如果说道门的为何而战是国,那么他们的为何而战就是家。

    李家人来到太平山,对上从江南而来的张家人,他们不是为了道门如何,也不是为了天下苍生如何,他们是为了各自的家族利益,这个姓氏让他们生来尊荣,那么他也会自发地维护这个姓氏绵延不绝。

      

    


    第(3/3)页